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80章 剑指东瀛(卅八)变故突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原历史上的北人党掌握政局是以壬辰倭乱中强调主战论的名分和郑仁弘等在庆尚道发动义兵而带头救国为基础,从而主导了战后政局。但是,北人之间也因政治上的分歧而产生对立。

万历二十七年洪汝谆被荐举为大司宪以后,当时担任吏曹正郎的南以恭加以反对,北人党遂分裂为大北和小北。

当时,李山海、洪汝谆领导的朋党是大北,其阵营包括奇自献、李尔瞻、郑仁弘、许筠、韩缵男、李溟、李惺、白大珩、具义刚、洪湜、柳梦寅等人。而南以恭、金荩国领导的则是小北,包括柳永庆、柳希奋、李庆全、李维孝、李茸元、成俊耉等人。

大北和小北分裂后,大部分北人都驱逐小北,又在宣祖末年通过扶植光海君而掌握政权。但当时领议政李山海和兵曹判书洪汝谆之间又产生裂痕,遂分化为以李山海为中心的“骨北”和以洪汝谆、李尔瞻为中心的“肉北”。其后又诞生了反对永昌大君和仁穆大妃废位的“中北”。

“中北”以柳梦寅为首,包括奇自献、郑昌衍、李庆全、李溟、朴承宗等。另一方面,小北因为支持永昌大君,在光海君登极后失势。小北领袖南以恭和柳永庆也产生裂痕而分党,前者为中心的朋党叫“清小北”或“南党”,后者为中心的朋党叫“浊小北”或“柳党”。

总之后来北人党分裂的问题在原历史上导致了很多变数,不过暂时来说还不必细论。因为,当前的李山海勉勉强强还能维持北人党的表面团结,而对于高务实而言,这就已经够了,至于说将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myheta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