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81章 朝归倭附(十三)后车之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白银千余万两,黄金三十万两”,那时西方尚未进入大航海时代,海洋贸易的获利就已经如此惊人。正是看中这自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庞大收益,朱棣继位后,重建了曾因倭寇侵扰⽽废弛的市舶司,建⽴较为完备的海外贸易管理体系。

万事俱备后,明廷以郑和为使⾂,率领船队穿梭于各国之间,打着赍赏的旗号开展官办贸易,为“靖难”后百废待兴的大明打通了⼀条经济输血大动脉。通过将瓷器和丝绸等中国高端产品贩卖⾄海外,大明攫取了巨额的商品差价利润。

在郑和船队购置带回国的主要货物为胡椒和苏木,依《瀛涯胜览》记载,胡椒在其产地苏门答腊岛的价格仅为0.01两/斤。⽽据《明会典》记载,胡椒在洪武年间的国内市值⾼达0.2两/斤,差价⼆十倍于产地!

胡椒并不占多少空间,因此即便是加上运费,利润也十分可观。谁能说大明上层只是单纯地想着“满⾜自⼰的穷奢极欲”,⽽无视这巨大的利润空间呢?⽽这⼀本万利的⽣意,正是有赖于郑和下西洋才能做成。

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非但不是“⼊不敷出”的赔本⽣意,反倒是为大明王朝带来巨额财富。

严从简在其《殊域周咨录》中⼀语道出了下西洋的“多赢”效果:“⼜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国用亦羡裕矣。”下西洋对于经济以及国家财政的裨益,于此可见⼀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myheta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