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瓘出殡。
出殡即下葬,时称之为“窆”。
“小殓”之后是“大殓”,即尸体入棺,停殡待葬。
既“大殓”,则“成服”,即亲属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穿上不同等级的丧服,是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大殓期间,即停殡待葬期间,每天一早一晚在殡所哭奠,曰“朝夕哭”、“朝夕奠”。
下葬即“窆”的前一天,灵柩迁入祖庙,曰“迁柩”。
到了下葬的日子,灵车载柩,前往墓地,落葬,“窆”也。
卫瓘之“窆”,一反小殓时之冷清,自王公以下,百僚毕至,车马填塞街巷,衰绖缟冠送葬者千余人。
天子降诏,为卫瓘制碑铭、石兽、石柱,一切费用,皆出于公。
这真正是“恩出格外”,其意义,甚至可说超过了县公迁郡公。
这个意义,出于这样一个大背景:魏晋时期,一反两汉厚葬遗俗,上位者以身作则,大力提倡薄葬。
曹操首开风气,坟墓不封不树。曹丕子承父志,自做终制,长篇大论,说明薄葬的意义,要求自己的陵墓不“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不以金银陪葬。父亲驾崩后,曹睿忠实的执行了“终制”。
司马氏萧规曹随,司马懿、司马师父子,都是薄葬的身体力行者。到了司马炎的“山陵”,费用略略高了些,但基本上还是遵守着“山陵不封、园邑不饰、墓而不坟、同乎山壤”的“垂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myheta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