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天青坊,经过东城时,徐佑下意识的往义舍那边望了望,这么久了不知道沙三青和莫夜来日子过的怎么样,应该没有再招惹什么麻烦,否则的话,冬至应该会向他禀告。
在这个乱世,没消息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出城之后,徐佑绕道南行,去了位于钱塘渎的赵家船坊。坊主赵信年过三十,仪表堂堂,双眼大若铜铃,望之炯炯有神,见到徐佑,兴奋的手足无措,又是施礼,又是奉茶,甚至还让内眷出来一晤。
想他一介商贾,偏要附庸风雅,又不通礼仪,自是闹出不少笑话。徐佑却无丝毫轻视和不悦之意,笑容满满,温良恭谨,对赵信的妻子表现出足够的敬重。冬至早有探报,赵信惧内,家中诸事,赵妻可做一大半的主。还有赵信那两个明显仰慕徐佑的漂亮女儿,也都一一巧妙应对,既不自外于人,也不过于亲近,显得极有分寸,让人顿生好感。只不过盏茶的工夫,就让赵信视为知己好友,就差剖心掏肝纳头就拜了!
这时候的商贾但凡能够做大做强的,大都是信义之人,没有广告忽悠,全靠口碑传播,有几次弄虚作假的勾当,传出去就没法再继续做下去了。所以赵信的为人,徐佑让冬至认真调查过,属于可交之辈。
徐佑此来,不仅仅是为了交朋友,要开天工坊,建厂买设备都是小事,重要的是缺乏足够的木匠。精通这门手艺的要么是官府百工院的匠户,要么早都被各大船坊和其他作坊雇佣,属于可遇不可求的稀缺人才。掏高薪挖人不是不行,但一般是挖不到的,匠人们受到契约的约束,也受社会道德的约束,后者的约束力更大,也更管用。就算徐佑愿意帮忙掏违约金,也极大可能挖不来人,还会因此臭了名声——对他来说,乡间的风评至关重要,牵扯到以后升品的评议,为了赚钱而自绝于士族,那是白痴才干的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myhetang.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