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打破认知
国内消费者对国货的感观是撕裂的,这里面也有历史原因。
曾几何时,国货以耐用著称。
方既明记得,以前家里有一台七十年代的风扇,兢兢业业工作了三十多年,依旧能顺畅工作——除了噪音实在有点大之外。这是因为在外国商品没进入中国之前,国内消费品还是国企生产的。
那时候国企生产的产品,以质量好、耐用闻名。嗯,除了科技含量确实不高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缺陷。
等到开放之后,外国大量商品涌入,一下就把国企的产品比下去了。再加上没有生产计划,国企已经逐渐退出了很多国货的生产行列。包括白色家电、衣物等等。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民企开始崛起,但由于民企为了抢占市场,开启了丧心病狂的价格战,把自己的质量拖垮了。
于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大家对国货的认知是——价格便宜、质量差。
仅仅是过了不到二十年,国内消费者对国货的认知就翻天覆地了。
诚然,外国商品确实不错,但其实很多已经把生产线搬到国内了。因为中国有着大批廉价、且勤劳的工人,生产线搬来中国,能利益最大化。
可见中国不是没能力生产高质量产品,而是很多人对国货不买账。偏生,国货在国内的标准也比国外的标准低,这自然是恶性循环。
在世界范围内,对于中国制造那是称赞不已的,因为物美价廉。在国内,国货是廉价质差的代名词。很多人都知道,国货优等品都是出口的,国货次等品都是供应国内市场的。而一些国货也不争气,出口的产品不敢有一丝偷工减料。但内销的产品,那是能省则省。于是,去国外买马桶盖的事也不算稀奇——正是这种奇葩现象的集中体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myhetang.com
(>人<;)